大小单双倍投顺口溜技巧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大小单双倍投顺口溜技巧 > 新闻动态 >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《校园标识》教案
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《校园标识》教案

2025-10-08 17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  

一、教学目标

1.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标识类型(指示、警示、识别、导向等)。

2.理解标识的作用(美化环境、指示方向、规范行为等)。

3.能从线条、形状、色彩等角度分析标识的设计特点。

1.通过观察、讨论、实践,学会发现和解读校园标识。

2.尝试设计简单的校园标识,提出改进建议。

1.增强对校园环境的关注与热爱,培养公共意识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重点:标识的分类与功能,设计元素的运用(色彩、图形)。

难点:结合校园实际需求设计合理、美观的标识。

三、教学准备

教具:教材图片(4张)、校园标识实物照片(如卫生间标识、楼层指示牌等)。

学具:彩笔、卡纸、剪刀、胶棒。

四、教学过程1. 导入(5分钟)

情境提问:“同学们,如果新同学来我们学校迷路了,你们会怎么帮助他?”→ 引出标识的作用:“校园里的小帮手——标识!”

展示教材图片1:观察立柱标识牌,讨论其指向功能。

2. 新授(15分钟)

分类学习(结合书本或PPt):

指示标识:如“西校门”“图书馆”

警示标识:如“请勿奔跑”“节约用水”

识别标识:如“美术教室”“音乐室”

导向标识:如楼层平面图、箭头

设计分析

色彩:警示用红色、黄色;导向用蓝色、绿色。

图形:简洁易懂(如人形、箭头)。

3. 活动实践(20分钟)

任务1:校园标识侦探分组寻找教室或走廊的标识,记录并分享其功能(呼应图片4“说一说”)。

任务2:设计小达人

改进建议:讨论“哪些标识需要优化?”(如垃圾桶标识不够醒目)。

  动手设计:为“音乐室”“图书角”等场所设计新标识(参考图片2的多样化表现)。

4. 展示与评价(10分钟)

学生展示作品,从“创意、实用性、美观性”互评。

教师总结:“好的标识要让所有人一看就懂!”

五、作业布置

观察作业:回家路上记录3个有趣的公共标识,下次课分享。

选做任务:为校园设计一个“文明礼仪”主题标识(如“轻声慢步”)。

六、板书设计校园标识  

1. 类型:指示、警示、识别、导向 

2. 作用:指引、提醒、美化 

3. 设计:色彩鲜明 + 图形简洁 + 贴合场景 

七、教学反思

通过实物观察和动手设计,学生能更深入理解标识的实用性。

可延伸至社区标识探究,拓宽美术与生活的联系。

教案紧扣教材图片内容,融合

观察、讨论、创作环节,符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